答對這一題,你的面試就成功了一半 | MBA攻略

發布日期:2023-02-23      點擊:      發布整理:洪橋教育

MBA面試中最最重要,也是幾乎每個面試你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 (或者是introduce yourself)。答好這個問題,后面不需要多出彩,也可以搞定面試。

答對這一題,你的面試就成功了一半 | MBA攻略

一、為什么這個問題這么重要呢?

▌首先,first impression matters。

道理大家都懂,但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第一印象有多么重要。越來越多的科學實驗證明,沒有人能逃過第一印象的魔爪。你的面試官當然比一般人更中立,但他們仍然會無可避免根據第一印象對你接下來的所有表現作出評判。

如果TA喜歡你,那接下來你答什么TA都會不自覺往positive的角度去理解,主動找出你適合學校,或優于其他申請人的地方,甚至會用引導性問題鼓勵你更全面表現出自己的優點。TA喜歡你,也會在你的面試報告上多花點心思,盡量寫得生動豐富有爆點,因為你的面試官希望學校錄取你,希望你將來成為校友俱樂部一員。

相反,如果你不能在這個問題上燃起面試官對你的濃厚興趣,后續TA的提問就更可能「循規蹈矩」,而不是熱情的對話。最終你的面試報告就很可能平淡無奇。

▌其次,這個問題很可能是唯一表現你「非典型」經歷的機會。

什么是非典型的經歷?就是那些面試官很少會主動問你,但你又覺得有賣點的內容。

比如你是業余花樣滑冰選手,參加過很多次全國性的比賽;比如你跑過舊金山馬拉松;比如你登過三座著名雪山。這些內容你不提,面試官就不一定會問,即使它們被清清楚楚寫在你的簡歷上。

這些內容不是leadership,不算teamwork,跟challenge,failure等等也沾不上邊。但它們也是你的賣點,是讓面試官記住你,使你突然具有個人色彩,不再是眾多申請人中想不起來有什么特色的一個的重要武器。

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這個問題,是你100%確定能將這些賣點甩出來的唯一機會。

哪怕你沒有這些很獨特的個人興趣和經歷,這個問題也仍然是你發揮空間最大、最自由、最靈活的問題。很普通的愛好,也是可以提的,萬一面試官正好跟你是同好呢?那些無法量化在簡歷上的成就,別人對你的夸贊等等,就更是只有這一個機會講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這是你變被動為主動,從面試官手里把掌控權搶過來的唯一機會。

大多面試只有30分鐘,除了why MBA why school 那些基本問題外,僅剩的一點點時間。這時你希望面試官問你什么?請自己來掌控這幾個問題,不要留給面試官來決定。否則一旦面試官問出一個你答起來很平淡的問題,你就浪費了一個問題的機會來sell你自己。

如果你想要突出工作中的幾個有亮點的故事,你可以在resume story中埋下伏筆:你在這些故事中的主要成就;你受到巨大挑戰,最后卻安然解決;你雖然失敗,但卻獲益良多。你可以只提一句(啊這個項目我真的是特別感慨/啊這個經歷雖然很小但對我意義很大),用這些「預告片」引起面試官的興趣,讓他來問你細節。

如果你想要突出人生中某段特別的經歷(不一定要是車禍后的頓悟或非洲的心靈之旅,只要對于你來說是一個defining moment,比如工作上一個很重要的認知,一個你把握住的很重要的機會,就可以),也可以在resume story中埋下伏筆,引發進一步的討論。

總而言之,任何你希望面試官進一步挖掘的素材,都可以精心設計成一個必然會觸發面試官興趣的陷阱,讓他們不自覺地踩進來,跟著你的節奏走,而不是把時間留給面試官,讓他們來挑戰你最不想討論的內容。

人無完人,如何把這30分鐘全部用來sell自己最希望sell的點,不留下任何可能給人留下平淡印象的機會,是面試成功的關鍵。

二、那么怎么把這個問題答好?

▌Resume story的幾個要點:

●時間必須嚴格 控制在 3分鐘/3分半之內。再長面試官睡著了;

●要有一個 logical flow, flow through你的所有職業變動,每一步都要能講出理由(雖然最后的故事未必每一步都解釋但準備要全面),一步一步最終導向現在這份工作以及MBA;

●要能體現你的 career progress:每一次職業提升都在什么點,之前都積累了什么;

●最好包括 why MBA:既是很有力的結尾,又可以避免單獨回答why MBA問題浪費時間。

也就是說,你要在 3分鐘內,告訴我你的個人基本資料,你大學的專業和主要活動,你職業生涯中每一步重大決定是怎么做的,又如何影響了你的職業選擇/規劃,你的每一份職務都主要是做什么的,又教會了你什么(教會的內容一定要是MBA skill),你什么時候開始考慮,以及為什么現在需要一個MBA。

這個故事要條理清晰,一氣呵成。中間哪怕有任何一個小細節不夠簡潔或邏輯,你都可能失去你聽眾的注意力。聽眾一走神,你sell自己的任務就失敗啦。

那怎么才能做到以上的各項要求呢?

先滿足#2和#3:把回答的整個架構先立起來。

logical flow最容易實現的辦法是:先給簡歷上的內容安排順序和權重。

簡歷一般分為三個部分:Education、Working Experience、Additional Information(個人愛好一般放這里),這本身就是非常邏輯的一個陳述時間線。上來先講自己的成長、上學的經歷,更容易拉進兩個陌生人之間的距離。也許有些急性子面試官心里會想,我沒空聽你講大學,你直接給我講講工作成就,但實際上這種目的性太強的問答缺乏了溝通和交流,更缺乏「聊天」的氣氛,很難留下個性化、帶溫度的印象。講故事也是一樣,高潮是要留后面的,前面要有一個循序漸進、慢慢切入、帶著聽眾進入故事的過程。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給學員的模板都建議先放Education版塊的原因。如果你的簡歷是WE放最前面,也可以從WE說起,但就需要額外花功夫,消除一上來就講工作的突兀感。

確定順序后,就確定每個版塊你要安排的時間。工作部分肯定是重頭戲,大頭時間是要放在這里的;愛好部分是可以點到即止,引著面試官繼續追問的,所以工作/教育/愛好,可以是6-3-1的比例。這個比例不是死的,你要按照自己的情況調整。比如工作經驗短或很平淡,可以多講點學校表現。不過,總體來說,MBA還是更想要看到工作表現,學校部分不宜過長。

Career progress的部分,則是要先將你的工作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重點要突出的優點,需要從稍微入門一點的技能開始,逐漸升高為更復雜、成熟、高級的技能。比如剛入職的崗位,突出analytical skills就很匹配,當你成長后,再突出分析能力就有點難道沒有更復雜的能力可說了嗎的感覺了。

不同的position是天然的階段,但在一個position上很久的同學也不要擔心,階段的劃分還可以是更抽象的、個人成長方面的,比如新手的階段,逐漸成長為可靠成員的階段,遇到新挑戰需要再網上走的階段等等。

一旦階段分好,每個階段突出的重點清晰(且體現了progress),最后link到#4 why MBA是非常自然,根本不需要額外費口舌,你的職業progress,就是一路走向MBA這個決定的過程。這樣可以為你節省下why MBA這個問題(從頭再解釋一遍很費時間也很耗耐心的),引導面試官問出更多基本信息之外的問題,為他們提供更豐富的素材去寫面試報告。

至于#1的時間要求,是要在以上內容都準備好的情況下,一遍遍打磨,一點點刪字數做到的。為什么我們總說,面試是可以prepare的呢?投入很多心血,甚至到一個字一個字去摳字眼字數的面試,表現肯定會很不一樣呀。

三、Resume story的常見錯誤

▌1. 沒有強調自己大學時期的活動

在大學參加的活動除了可以體現leadership,更可以體現你是一個喜歡參與學生活動,具有團隊意識和貢獻精神的人。商學院都希望自己的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這是MBA的意義之一嘛。你大學時期的表現就是你會成為一個活躍團體成員的證據。

▌2. 光是流水帳而沒有挖掘,沒有亮點

這個問題很常見而且很嚴重,尤其對于申請人眾多,工作內容標準化的行業,比如審計和咨詢。試想想如果你這么描述自己的職業生涯:

畢業后我加入了ABC firm,從事審計/咨詢/產品開發工作。

→ 你能從這個回答中得到什么有價值的信息(簡歷上都有?。??這么回答你跟相同背景的申請人有什么區別?又能表現啥具體的屬于你的技能?

要使得你的回答不那么流水帳,不淪為簡歷的簡單重復,你就要在你的描述中加入細節以及個人特色:大三大四的xxx活動讓我逐漸開始對咨詢產生興趣,我覺得咨詢xxx(吸引你的地方)。于是我做了xxx準備,成為我們學校第一個/唯一的一個/少數加入了XYZ咨詢公司的人之一。在XYZ期間的項目主要集中在給大型國際公司提供市場進入戰略/大型醫藥公司的新產品策略/政府和企業的共同投資(找出你工作中最突出,最跟別人不一樣的領域)。

→ 這樣回答才能讓人覺得你對自己的工作有passion有了解,有清晰的自我認知,也跟別人不太一樣(因為沒有任何兩個人的工作是絕對完全一模一樣的)。

再給個例子:

流水帳:我的客戶非常多元化。→ 太籠統了,需要例子才能真正明白。

加入細節:我服務過大小不一,行業各異的許多客戶,最大的比如美孚石油,最小的可能只有10個員工;大多項目是三五個月,但最長的項目足足進行了三年。→ 突然有了畫面感。

所以要記住啦,避免流水帳的法寶是故事細節和個人特色。

▌3. 沒能體現不同工作,不同階段之間的區別

對于有過職業變化,或者職業升遷的人來說,不同階段必須體現不同的技能,才能看到你一直在成長。如果第二個公司做的事跟第一個公司基本一樣,那何必分開來說兩次呢?又何必要跳槽咧?商學院喜歡有drive,能self-motivated的人,而表現這個特質的證據就是你一路都在努力獲得提升和成長。所以第二份工作必須比第一份工作體現的技能更加進階:更廣闊的視野,更大的領導力,更深入的市場認知,更全面圓滑的客戶技巧,更戰略性的眼光,等等。

那如果前后兩份工作真的沒什么不同怎么辦?簡單啊,前一份工作側重講初級技能,后一份工作側重講高級技能就好了嘛。同樣的事,也可以有不同層次的體會和表現哦。

▌4. 沒有取舍

要記住面試的終極目標是sell yourself,而不是背景考察,交待平生。不能把發生過的事都一股腦倒給面試官。要有所取舍。相同背景申請人差不多都會說的內容,盡量少說(比如審計都有analytical skills,沒必要在這上面說的太多;比如咨詢都有strategic mindset,也沒必要sell的太厲害)。找到自己真正跟同事不同的內容(特別會利用資源?research做的特別快?特別能應付國企客戶?特別耐心?),在這些地方多花筆墨,比泛泛地夸自己各方面都強管用的多。

▌5. 沒有工作以外的內容

頂尖商學院不缺工作上各方面表現都很不錯的人,不缺大行業大公司的高手。光從工作上impress面試官,任務比較艱巨,尤其對于工作經驗淺,行業又很主流的同學來說。用工作上的事跟面試官產生共鳴,讓面試官喜歡你,這任務更加艱巨和不可控。

要記住面試官在給學校招生的同時,也是在給自己找未來的校友。換位思考,你會喜歡一個什么樣的校友?能力很多人都過關了,剩下的評判標準更多是個人性格,對吧?那如何體現你的性格?講講工作之外的故事。你是習慣獨來獨往還是喜歡跟朋友出去玩?你是生活很單調還是擁有豐富的個人愛好?你是喜歡宅在家里還是游走全世界?你是喜歡窩沙發看美劇還是喜歡戶外運動?你是完全沒有任何特長的普通人,還是有技可炫?對于以上問題,商學院會喜歡哪種答案呢?

綜上,就這么一個問題,不但非常講究內容、布局、時間控制,還很講究個性、story telling、像出色的偵探小說作家一樣埋伏筆的能力等等,并且需要大量練習來把準備好的內容變得非常自然。

所以,resume story所需投入的準備時間,可能比大部分人預計的都要多。了解自己,熟悉自己的 story,準備好每一個細節,使得整個答案既真實又相關還要簡潔,符合上述所有要求,是需要大量思考,斟酌,初稿和反復改動的。這些答案,又必須要隨著每一次 mock interview的反饋而更新修改,完成之后,又要反復練習,找到自己感覺最舒服的表達方式。

要達到最佳境界,比別人答的更好,更 impress面試官,就不能滿足于淺顯和容易得到的答案,而是要不停的追問自己和其他人是否還能夠挖掘更深,做出更好的回答。只有你自己都被你自己說服,你自己都 100%覺得在面試中的自己是非常出色(至少在回答這道題的能力和準確上)和非常適合這個學校的,面試官才可能有同樣感受。

但這個過程中投入的準備和學會的思路,通過這個打磨形成的這個resume story,會讓你獲益終身。

祝大家都面試順利~



欧美精品不卡在线观看,久久精品国产AⅤ免费,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调,九九爱精品在线观看
呦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在线国内在线播放 | 色偷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 色综合久久综合香蕉色老大 | 亚洲三级精品视频 |